什么是測土配方施肥
發(fā)布時間:2015-05-12
測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,根據作物需肥規(guī)律、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,在合理施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,提出氮、磷、鉀及中、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數量、施肥時期和施用方法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包括“測土、配方、配肥、供應、施肥指導”5個核心環(huán)節(jié)、9項重點內容。
一、田間試驗。田間試驗是獲得各種作物最佳施肥量、施肥時期、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徑,也是篩選、驗證土壤養(yǎng)分測試技術、建立施肥指標體系的基本環(huán)節(jié)。通過田間試驗,掌握各個施肥單元不同作物優(yōu)化施肥量,基、追肥分配比例,施肥時期和施肥方法;摸清土壤養(yǎng)分校正系數、土壤供肥量、農作物需肥參數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參數;構建作物施肥模型,為施肥分區(qū)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據。
二、土壤測試。土壤測試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據之一,隨著我國種植業(yè)結構的不斷調整,高產作物品種不斷涌現(xiàn),施肥結構和數量發(fā)生了很大的變化,土壤養(yǎng)分庫也發(fā)生了明顯改變。通過開展土壤氮、磷、鉀及中、微量元素養(yǎng)分測試,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狀況。
三、配方設計。肥料配方設計是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核心。通過總結田間試驗、土壤養(yǎng)分數據等,劃分不同區(qū)域施肥分區(qū);同時,根據氣候、地貌、土壤、耕作制度等相似性和差異性,結合專家經驗,提出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。
四、校正試驗。為保證肥料配方的準確性,最大限度地減少配方肥料批量生產和大面積應用的風險,在每個施肥分區(qū)單元設置配方施肥、農戶習慣施肥、空白施肥3個處理,以當地主要作物及其主栽品種為研究對象,對比配方施肥的增產效果,校驗施肥參數,驗證并完善肥料配方,改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參數。
五、配方加工。配方落實到農戶田間是提高和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最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目前不同地區(qū)有不同的模式,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具有市場前景的運作模式就是市場化運作、工廠化加工、網絡化經營。這種模式適應我國農村農民科技素質低、土地經營規(guī)模小、技物分離的現(xiàn)狀。
六、示范推廣。為促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能夠落實到田間,既要解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市場化運作的難題,又要讓廣大農民親眼看到實際效果,這是限制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的“瓶頸”。建立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區(qū),為農民創(chuàng)建窗口,樹立樣板,全面展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效果,是推廣前要做的工作。推廣“一袋子肥”模式,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物化成產品。
七、宣傳培訓。農民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最終使用者,迫切需要向農民傳授科學施肥方法和模式;同時還要加強對各級技術人員、肥料生產企業(yè)、肥料經銷商的系統(tǒng)培訓,逐步建立技術人員和肥料商持證上崗制度。
八、效果評價。農民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最終執(zhí)行者和落實者,也是最終受益者。檢驗測土配方施肥的實際效果,及時獲得農民的反饋信息,不斷完善管理體系、技術體系和服務體系。同時,為科學地評價測土配方施肥的實際效果,必須對一定的區(qū)域進行動態(tài)調查。
九、技術創(chuàng)新。技術創(chuàng)新是保證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長效性的科技支撐。重點開展田間試驗方法、土壤養(yǎng)分測試技術、肥料配制方法、數據處理方法等方面的創(chuàng)新研究工作,不斷提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平。